区块链

ERC-8021提案是什么?能否复制Hyperliquid造富神话?开发者如何获益?

日期:2025-11-12 11:42:07 来源: IT猫扑网整理

在目前以太坊科技生态中,ERC‑8021提案是一种旨在将“构建者代码”(builder codes)机制原生整合到以太坊平台的方法,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通过在交易中嵌入代码,并通过注册表接收收益,从而在链上活动中获得一定回报。这一设计与平台如 Hyperliquid 的“构建者代码”模式类似,但若要复制Hyperliquid的“造富神话”还需观察其技术实现和生态推广的进程。开发者可能通过参与交易量驱动、代码嵌入和平台奖励三个维度获得收益。

构建者代码机制的原理解析

什么是构建者代码?

构建者代码是开发者、应用或界面在链上活动中附加的识别码,用于标记该活动来源,并将交易、使用量或收益分配与特定应用挂钩。在Hyperliquid的案例中,应用通过附加自己唯一的构建者代码,用户每次下单或交易时即带有该代码,应用便按交易量或手续费获得分成。据报道,Hyperliquid的构建者代码模式已为开发者带来近四千万美元的收益,并产生逾一千亿美元交易额。

ERC‑8021中嵌入机制详解

ERC‑8021提案包含两大核心要素:一是“交易后缀”(transaction suffix),即允许在交易数据末尾加小段数据以标识构建者代码。二是“代码注册表”(code registry),即一个智能合约用于将特定构建者代码映射到钱包地址,从而接收收益。这意味着应用开发者可通过注册其代码,任由平台基于交易量或使用量按规则进行收益分配。该机制若被原生整合到以太坊第一层或第二层链,将为整个生态提供标准化收益通道。

res-undefined

能否复制 Hyperliquid 的“造富”路径?

Hyperliquid 模式回顾

在Hyperliquid平台中,第三方应用仅通过接口接入其永续合约市场,并使用其构建者代码即可获得收益。例如某款应用在上线六个月内,通过约 200 亿美元交易量获得近 1000 万美元收入。该模式具备“平台提供交易基础设施+应用提供用户界面+代码附加收益”结构。

ERC‑8021在以太坊生态中的可行性分析

将上述模式迁移至以太坊生态,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平台是否愿意采用构建者代码结构;二是整个生态是否具备足够交易量、费用模型与应用开发者参与热情。且以太坊中交易场景更丰富、链上应用更多,其复杂性也更大。虽然ERC‑8021为标准化提供了路径,但是否能真正复制Hyperliquid在垂直市场(如永续合约)中的收益规模,还取决于应用推广、用户参与及平台分成模型。

开发者如何在该提案中获益?

参与流程与收益路径

开发者若参与此机制,首先需在代码注册表中记录自己的构建者代码与钱包地址。然后,其应用界面或服务在用户进行交易、使用或接口调用时附加该代码。平台按总交易量、手续费或使用量向代码所属者奖励。通过此机制,开发者可将交易量转化为可衡量收益。

收益影响因素与潜在益处

收益大小依赖于平台交易量、手续费率、代码所附交易占比及分成比例。例如,如果平台每日交易量为数十亿美元,且分成率为 0.05%,应用获得的收益可能达数十万美元。此外,这种机制使得开发者从传统授予模式转向“按贡献收益”模式,有助于激发创新应用。但开发者也需关注平台协议、合约分配机制、代码追踪透明度等,以保障其收益通道有效运作。

对以太坊的生态影响是什么?

对应用生态的刺激

通过原生支持构建者代码,ERC‑8021将为以太坊提供新的激励结构。开发者可能因收益通道而更愿意构建界面、钱包、交易模块等应用,用户互动也可能因此增强。这将促进第二层和第一层应用增长,增强以太坊的可用性与活跃度。

对平台模型与经济结构的影响

平台方若采用该机制,可将更多用户量、交易量引入,从而提升系统整体活跃度。以太坊原生态若支持该标准,将促使其生态中“用户界面+交易平台+收益分配”结构更为明确。这可能改变传统仅靠手续费或资产增值的盈利模式,为生态中的多个参与方创造价值流通模式。

实践挑战与注意事项揭示

技术落地与生态接受度考量

虽提案具备逻辑,但落地仍面临挑战。生成交易后缀、处理大量注册代码、追踪交易与分成,都需平台与应用支持。此外,不同平台与第二层协议可能采用不同架构,代码通用性与兼容性尚需验证。生态接纳速度、交易规模扩展情况亦是关键变量。

模型可持续性的评估

使用构建者代码模式可能出现收益集中、交易量泡沫、开发者涌入而用户体验下降等情形。若平台交易量不能维持或附加交易价值不高,收益模式可能受限。开发者进入前应审慎评估平台用户基础、应用使用频次、附加收益模式的可持续性。

res-undefined

总结

总而言之,ERC‑8021提案为以太坊引入了一种较为创新的“构建者代码”机制,若被广泛采纳,有可能为应用开发者带来较为直接的收益通道,同时为以太坊生态注入更多界面层、应用层的活力。这意味着对开发者而言,是一个可关注的方向,对平台生态而言,或许带来结构性的价值流通变化。不过,也应提醒用户与开发者,这一机制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其具体采纳情况、收益模式、交易量扩展能力及平台治理机制都仍在演进中。参与或开发者在选择进入前,应充分理解提案机制、评估平台交易体量、确认收益分配通道的可执行性,并根据自身资源与策略理性布局。通过稳健参与,开发者与用户才能在这一提案带动的生态变化中获得较为清晰的定位。

相关文章

相关下载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没有更早的评论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