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

GT与BNB在通缩上有何异同?谁销毁比例更高?

日期:2025-11-04 10:05:26 来源: IT猫扑网整理

GT与BNB作为两大交易所的核心资产,分别通过不同的路径减少代币供应量,塑造稀缺性。GT通过利润挂钩模型已销毁约58%的总供应量,而BNB采用自动销毁与实时销毁双机制,计划将总供应量减少50%。

res-undefined

什么是GT?Gate生态的核心价值载体

GT(GateToken)是Gate交易所和GateChain公链的双重原生代币,在加密货币领域扮演着多重角色。

GT立足于GateChain公链,这是一个专注于用户资产安全和去中心化交易的下一代区块链网络。

GT支撑着整个GateChain的底层转账体系,是该公链的Utility Token和Gas Fee支付通证。

从技术架构看,GateChain具有独特的热保险账户和交易担保系统,致力于解决数字资产被盗、私钥损坏丢失等行业痛点。

在Gate交易所生态中,GT的应用场景广泛而深入。用户使用GT可以参与币币交易、杠杆理财、期货合约等核心产品,并享受手续费减免。

GT持有者还能获得Startup新币专属空投、参与新币挖矿、提升VIP等级等多重权益。

截至2025年10月,GT在所有加密货币中排名第71位,价格约为12.18美元,流通供应量为80,273,509.34GT,最大供应量为80,273,509.34GT。

这一有限的供应上限为GT的通缩模型奠定了基础。

什么是BNB?币某安生态系统的支柱

BNB作为加密生态系统中最突出的加密货币之一,已经从单纯的交易手续费代币演变为支撑整个BNB链生态系统的多功能资产。

BNB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17年7月,当时它在币某安的首次代币发行(ICO)中推出,筹集了1500万美元。

最初,BNB只是作为币某安交易所的交易手续费折扣工具,如今已发展成为市值始终位列前五的加密货币。

在技术层面,BNB在BNB链上运行,这是一个由币某安开发的区块链生态系统。

BNB链由BNB信标链和BNB智能链(BSC)两大组成部分构成,使用权益证明权威(PoSA)共识机制,兼容以太坊虚拟机(EVM)。

这使得BNB链能够支持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Apps),同时保持高吞吐量与低交易费用。

BNB的用例遍布整个币某安生态系统:在币某安交易所支付交易费用并获得折扣、参与币某安Launchpad的代币销售、质押获取奖励。

在BNB链上,BNB用于支付交易费用,并广泛应用于借贷、收益农场等去中心化金融(DeFi)应用中。

BNB的初始供应量为2亿枚,通过持续的销毁机制,截至2023年流通供应量已降至约1.54亿枚。

代币销毁BNB销毁数量BNB价格(约)美元价值(约)总供应量占比
第1次(2017年10月)986,000$1.52$1,500,0000.49%
第2次(2018年1月)1,821,586$21.96$40,000,0000.91%
第3次(2018年4月)2,220,314$13.52$30,000,0001.11%
第4次(2018年7月)2,528,767$12.93$32,700,0001.26%
第5次(2018年10月)1,643,986$10.34$17,000,0000.82%
第6次(2019年1月)1,623,818$5.83$9,400,0000.81%
第7次(2019年4月)829,888$18.79$15,600,0000.41%
第8次(2019年7月)808,888$29.47$23,800,0000.40%
第9次(2019年10月)2,061,88817.80美元$36,700,0001.03%
第10次(2020年1月)2,216,888$17.50$38,800,0001.11%
第11次(2020年4月)3,373,988$15.55$52,466,0001.69%
第12次(2020年7月)3,477,388$17.40$60,500,0001.74%
第13次(2020年10月)2,253,888$30.17$68,000,0001.13%
第14次(2021年1月)3,619,888$45.80$165,791,0001.81%
第15次(2021年4月)1,099,888$541.25$595,314,3800.55%
第16次(2021年7月)1,296,728$303.59$393.673.6530.65%
第17次(2022年1月)1,335,888$478.68$639,462,8680.66%
总计33,199,679-$2,220,707,9

通缩机制对比:利润挂钩与公式驱动的博弈

GT与BNB都采用了通缩模型,但背后的逻辑和机制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销毁模型、销毁频率和透明度等方面。

1.GT的利润挂钩销毁模型

GT采用与交易所利润直接挂钩的销毁机制。自2019年以来,Gate始终将20%的利润分配给GT回购销毁,创造了稳定且可预测的通缩环境。

这种利润挂钩模型使GT的价值与交易所的商业健康状况直接相关,易于用户评估和验证。

在销毁执行方面,GT坚持了长期的定期销毁。截至2024年12月,GT通过持续销毁已将总供应量从最初的3亿枚缩减约58.06%。

在三年时间裏,GT通过每季度定期销毁,累计销毁数量达31,338,915.10枚,价值约189,839,265.347美元。

这一机制不仅减少了流通供应,还为GT持有者创造了更强的价值支撑。

2.BNB的双重销毁机制

BNB的通缩模型更为复杂,采用双重机制。一是BEP-95引入的实时销毁机制,利用BNB智能链(BSC)上的部分Gas费来持续销毁BNB。

二是季度自动销毁事件,根据BNB价格和BSC上产生的区块数量自动调整销毁数量。

BNB的销毁机制经历了重要演变。最初,季度销毁以币某安交易所的BNB交易量为基础,但在2021年12月,币某安宣布推出全新的BNB自动销毁机制。

这一转变使销毁过程更加客观且可验证,根据链上信息而非交易所交易量来计算销毁数量,提高了透明度。

从监管角度看,BNB的公式驱动销毁设计降低了证券分类风险,因为它可以被描述为机械的、与收入无关的过程。

然而,这种不断变化的机制也给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

res-undefined

销毁比例与市场表现:谁创造了更大的稀缺性?

在评估GT与BNB的通缩效果时,用户需要从销毁比例、市场表现和长期可持续性三个维度进行综合分析。

1.GT的高销毁比例与稳定表现

GT在销毁比例方面表现良好。通过将总供应量从3亿枚缩减至约1.26亿枚,GT实现了约58%的销毁比例。

这一高销毁比例直接创造了稀缺性,为GT价值提供了有力支撑。

即使在市场波动时期,GT也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和抗跌性,这与它持续的通缩机制和生态支持密切相关。

2.BNB的渐进式通缩路径

BNB设定了明确的通缩目标,将总供应量从2亿枚减少到1亿枚,即销毁50%。

截至2022年1月,BNB已完成17次销毁事件,共销毁33,199,679枚BNB,占总供应量的16.59%。

BNB的独特优势在于其实时销毁机制。BEP-95使BNB智能链上的每一笔交易都贡献于通缩过程,随着网络活动增加,销毁速度也会加快。

这种将网络使用与代币稀缺性直接挂钩的模式,创造了有机的通缩环境。

从投资视角看,GT由于其持续的销毁机制、稳健的生态系统和最近市场震荡中体现出的独特韧性,对长期投资者具有吸引力。

而BNB作为市场领先者,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基础,但由于市值较大,未来增长空间可能相对有限。

通缩策略背后的风险与展望

尽管GT和BNB的通缩机制各有优势,但用户仍需全面了解其中的风险与未来潜力。

GT与利润挂钩的模型虽然透明且易于理解,但也使其更易受到监管关注。

这种模式使GT的价值与Gate交易所的盈利能力紧密相连,一旦交易所利润下滑,可能会影响销毁力度。

BNB的公式驱动模型在监管方面风险较低,但因为规则不断变化,也给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

BNB的成功与币某安的表现和声誉密切相关,币某安在多个司法管辖区面临的监管审查可能会影响BNB。

从生态系统发展看,GT通过GateChain公链质押和节点机制,构建了一个更加多元化和可持续的价值网络。

而BNB则依托于更为成熟的BNB链生态系统,包括去中心化金融项目和NFT市场。

未来,平台币的竞争将集中在三个方面:通缩效率——动态销毁机制与生态收益挂钩的稀缺性创造;技术护城河——高性能公链与跨链互操作性支撑的底层架构。

合规纵深——适应全球监管框架的牌照布局与透明度建设。

res-undefined

GT与BNB的通缩机制均为平台币价值支撑提供了创新范式,GT的高销毁比例与BNB的生态驱动模型各具优势。但用户需警惕,GT的利润挂钩模式面临监管不确定性,BNB的复杂机制也存在市场波动风险。任何通缩模型都不能完全规避加密货币市场固有的高风险特性,用户应理性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相关文章

相关下载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没有更早的评论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