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

美国稳定币法案包含什么?对稳定币有哪些规范?

日期:2025-08-25 18:01:05 来源: IT猫扑网整理

美国稳定币法案即2025年7月正式生效的《GENIUS法案》(Stablecoin Transparency and Trust Act),其核心内容围绕建立联邦层面统一监管框架展开,对稳定币的发行、储备、披露及功能等多方面实施严格规范,旨在保障支付型稳定币的安全性与透明度,维护金融系统稳定及美元地位。

此前美国对稳定币的监管呈现“分散审慎”模式,缺乏统一标准,存在监管空白。《GENIUS法案》的出台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核心目标包括保障稳定币(尤其是与美元挂钩的支付型稳定币)的日常交易适用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通过规范稳定币市场巩固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该法案的落地标志着美国在稳定币监管领域从分散走向集中,试图通过明确规则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image.png

核心监管规则

法案确立了严格的发行许可制度,稳定币发行人必须向联邦监管机构(如美联储或新设专门机构)申请“许可支付稳定币”牌照,未获许可的主体不得发行稳定币。这一制度将稳定币发行纳入联邦监管体系,要求发行机构满足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及反洗钱(AML)等一系列合规要求,从源头把控稳定币发行主体的资质与能力。

全额储备机制是法案的关键规范之一,要求稳定币必须以1:1的比例锚定储备资产,且仅限高流动性低风险资产,具体包括美元现金或银行活期存款、期限≤90天的短期美国国债,以及其他经监管机构批准的低风险资产。同时,法案明确禁止储备资产再抵押,即储备资产不得用于再投资或抵押,保障储备资产与流通中的稳定币数量完全匹配,避免因资产风险导致稳定币价值波动。

为提升透明度,法案要求发行方定期公开储备资产的构成及价值,例如通过链上数据实现每日披露,接受第三方独立审计。审计报告需同时提交至监管机构并向公众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这一规范旨在解决此前部分稳定币储备透明度不足的问题,让用户能够清晰了解稳定币背后的资产支撑情况,增强市场信任。

法案对稳定币功能实施严格限制,明确禁止发行“生息稳定币”,防止稳定币演变为未受监管的类金融产品,避免与传统银行业务形成不公平竞争或引发金融风险。此外,通过算法调整稳定币供应量的机制(如“铸币+销毁”模式)需经过监管机构严格审批,限制了发行方自主调节市场流通量的能力,进一步保障稳定币的价格稳定。

合规与执法

法案在合规与执法层面提出多项要求。在反洗钱(AML)与客户尽职调查(KYC)方面,发行人需实施严格的用户身份识别程序,对大额或可疑交易进行监测与报告,防范稳定币被用于非法活动。强制赎回权是另一重要规范,保障用户有权随时以1美元的价格赎回持有的稳定币,要求发行方维持足够的流动性资产以应对赎回需求,避免出现挤兑风险。同时,法案强调跨境监管协调,与中国香港等2025年8月同步生效的《稳定币条例》协同,规范稳定币在跨境支付场景中的应用,降低跨境监管套利风险。

image.png

争议与影响

法案的实施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讨论。支持观点认为,该法案有助于提升美元在全球支付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前总统特朗普曾表示,通过将稳定币储备与短期美债挂钩,可增加美债需求从而压低利率,对美国经济产生积极影响。然而,反对声音同样存在,批评者指出严格的储备要求可能抑制行业创新,增加小型发行商的合规成本,迫使部分企业退出市场,进而加剧头部机构(如Circle、Tether)的垄断局面。从行业实践来看,多家稳定币发行方已开始调整储备结构,逐步将非合规资产替换为短期美国国债,以满足法案的储备资产要求,行业正经历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型过程。

相关文章

相关下载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没有更早的评论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