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

Starknet 推出符文资产,1:1 储备能否获认可?

日期:2025-08-06 17:22:59 来源: IT猫扑网整理

区块链扩容方案Starknet近期宣布推出符文资产(Rune Assets),该资产采用1:1储备机制,即每发行一枚符文资产,必须有等值的底层资产作为储备。这一设计旨在增强资产透明度和信任度,但其市场认可度仍需观察。

1:1储备机制解析

符文资产的1:1储备机制要求发行方将等值资产(如以太坊或稳定币)锁定在智能合约中,作为符文资产的背书。这种机制理论上可防止超发和操纵,类似传统金融中的”全储备银行”模式。Starknet表示将通过链上验证储备透明,用户可查询储备状态。

微信截图_20250806172126.jpg

市场接纳度存疑

尽管机制透明,但加密市场对新型资产向来审慎。历史数据显示,类似储备背书资产(如部分稳定币)曾因审计不透明导致信任危机。Starknet需克服三方面挑战:储备资产的流动性风险、跨链验证的技术复杂性、以及用户对中心化托管方的天然疑虑。据Dune Analytics统计,过去半年内新推出的储备型资产中,仅35%能维持6个月以上的市值稳定。

微信截图_20250806172057.jpg

竞品对比与用例拓展

相较Arbitrum的流动性代币或Optimism的合成资产,符文资产更强调”可验证的安全性”。目前规划的用例包括:

1.跨链桥接资产(如wBTC的Starknet版本)

2.机构级抵押衍生品

3.DAO国库资产代币化

团队透露正与Chainlink合作开发储备预言机,预计2023年Q4上线实时验证功能。

【延伸知识:符文资产的链上验证】

储备证明通常采用”Merkle Tree”树状数据结构,将海量储备信息压缩成单一哈希值并定期上链。用户可通过”零知识证明”验证其资产是否被包含在储备中,而暴露全部数据。这种技术已在Tornado Cash等隐私协议中应用,但大规模应用于资产背书仍属首次。

微信截图_20250806172226.jpg

总结与风险提示

Starknet的符文资产通过1:1储备机制创新性地尝试解决加密资产信任问题,其技术路线具备前瞻性。但需警惕以下风险:

1. 短期可能出现储备资产价格剧烈波动导致的抵押不足

2. 智能合约漏洞可能被利用进行虚假储备证明

3. 监管方可能将此类资产认定为证券

建议用户在初期阶段小额参与,并密切关注储备审计报告和链上验证数据更新。该项目的成败或将重新定义扩容网络的价值捕获方式。

相关文章

相关下载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没有更早的评论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