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7-25 16:58:44 来源: IT猫扑网整理
在中国境内,以太坊(ETH)整体处于非法化的交易范畴之内,国家禁止任何与虚拟货币相关的结算、兑换、衍生品以及合约交易等活动。而就个人持有ETH来看,中国法律并没有明确禁止个人持有或持币行为,但合约交易或衍生品活动被监管认定为非法金融行为,因此法律上并不允许个人参与ETH合约或衍生品交易活动。
自201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多部委发布文件指出比特币、以太坊等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定货币地位,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代币托管、兑换、支付等服务。2017年进一步禁止代币发行和交易平台运营,关闭境内交易服务。2021年9月发布的《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文将虚拟货币兑换、合约交易、衍生品交易等活动定义为非法金融行为。这意味着国内现有任何允许参与ETH合约或杠杆交易的渠道,都被监管认定为违法运作,不受法律认可。
从民法层面来看,以太坊作为网络虚拟财产,在合同法中可成为借贷等民事合同对象,中国法院曾支持以ETH为标的的借贷合同合法性认定,意味着个人持有或借贷基于ETH在合同法上是具备一定民事效力的。但这仅限于民事层面纠纷,无法改变其交易、兑换、衍生品操作被认定为非法金融活动这一事实,法律对此类合约交易不提供保障。
部分个人可能通过境外平台参与ETH合约或衍生品交易。但中国监管文件明确指出,境外交易所若向中国大陆居民提供服务即构成非法金融活动,相关宣传、支付支持、技术协助都可能触犯法令。因此,即便合约功能由海外平台提供,只要涉及中国用户,监管机关有权追究责任,风险极高,且无法获得官方保护与法律援救。
智能合约是运行在区块链上的自动执行协议,其本质是代码规则驱动的交易。但中国法律尚未对智能合约本身是否合法作出明确规定。即便个人通过智能合约机制参与ETH合约交易,该技术特性不会改变其被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的本质。监管对技术本身并不提供合法性支持,关键仍是交易活动是否违反监管文件。
中国法律及司法实务表明,个人持有ETH本身不违法,个人也可能在境外进行 ETH 交易、持仓等操作,但这些行为若被界定为对中国居民提供虚拟货币合约或衍生品服务,就属于非法金融行为。司法也指出,虚拟货币相关炒作违规导致损失的用户,法律不会支持其资产追回与纠纷救济。
整体来看,中国对以太坊及其他虚拟货币的监管态度很明确。虽允许个人持有或因合同纠纷维护民事利益,但所有与ETH合约、杠杆或衍生品相关的交易内容都被认定为非法金融活动,不受法律保护。任何境内机构或向大陆提供服务的境外平台参与此类交易都可能构成违法行为,用户应保持警觉。
在现实操作中,国家对ETH交易渠道保持高度监管和封堵,合约、杠杆操作一旦涉及中国用户,都可能引发法律责任。因此,即便某些海外平台对中国用户技术上开放,参与仍存高风险。对普通人而言,如果涉及 ETH 合约或衍生品交易,属于法律明令禁止行为,个人权益无法保障,也不能通过法律途径追索损失。
基于以上事实,可以肯定地说:个人在中国合法持有 ETH 并不违法,但参与任何合约或衍生品交易则属于违法金融活动,相关行为不受任何法律支持。希望读者在关注区块链与以太坊动态时,应充分认识中国监管环境与法律边界,以免触法并遭受不可逆的财产风险。
相关文章
相关下载
Notepad2 文字处理1.05 MBv4.22.03 (r4130) 汉化版
下载winhex中文版(多功能十六进制编辑器) 文字处理2.25 MBv20.4 SR-5 中文专业绿色版
下载文本替换、符号批量替换必备工具 文字处理638.00 KB绿色免费版
下载emeditor32位+64位专业版 文字处理35.00 MBv20.9.1 最新破解版
下载精科文字转换通 文字处理957.00 KBv1.1 绿色版
下载WinHex单文件版 文字处理1.76 MBv20.2 简体中文注册版
下载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