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

从 DeFi 狂欢到合规竞赛,美股代币化这次能打破 “死亡循环” 吗?

日期:2025-07-04 16:11:24 来源: IT猫扑网整理

2020年DeFi之夏,Luna链上的Mirror协议曾让散户用几美元UST就能铸造mAAPL等代币,无需KYC就能触碰苹果股价。这种纯链上模拟价格的“影子资产”,像极了加密圈的野性实验,无需实股托管,全靠智能合约驱动,一度吸引数万人涌入。但好景不长,随着Luna崩盘,SEC认定mAssets为未注册证券并发起诉讼,这场狂欢最终以一地鸡毛收场。

当时的美股代币化就像加密圈的“叛逆少年”:匿名交易是标配,合规性几乎为零。用户买的不是真实股票,而是价格波动的数字符号,这种纯衍生品模式既无法对接传统金融体系,也难逃监管的“五指山”。当Terra生态崩塌,Mirror失去流动性支撑,其脆弱性暴露无遗,没有真实资产背书的链上狂欢,终究是沙滩上的城堡。

res-undefined

卷土重来的新玩家:当TradFi巨头拿起区块链“剧本”

五年后的2025年,美股代币化以截然不同的姿态回归。Kraken联手xStocks推出60种美股链上代币,Robinhood让欧洲用户通过Arbitrum24小时交易美股,Coinbase更是向SEC申请代币化证券牌照。这一次,舞台中央不再是DeFi原生项目,而是持牌券商与合规机构。

xStocks的运作模式堪称“链上+链下”的双重保险:瑞士发行商Backed Assets通过Interactive Brokers购买实股,存入Clearstream托管,每枚代币都对应真实股票持仓,甚至支持用户反向赎回股票。Kraken作为合规平台,强制用户完成KYC/AML流程,这与五年前Mirror的“匿名狂欢”形成鲜明对比。就连Solana生态的参与也带上了合规色彩,虽然用户可以用代币参与流动性挖矿,但底层资产的托管和审计都由传统金融机构把关。

合规与创新的平衡术:从“绕开监管”到“拥抱规则”

上一轮美股代币化的失败,本质是合规认知的缺位。FTX和某安早期依赖第三方券商托管实股,却没解决证券属性的合规问题,最终被多国监管机构“点名下架”。而现在的玩家们显然学乖了:Robinhood本身就是持牌券商,Kraken与Backed Finance合作采用合规托管模式,Gate则选择用合约市场降低监管敏感性。

监管环境的变化也为新尝试提供了土壤。2025年SEC新主席Paul Atkins将代币化称为“金融数字革命”,美国还发放了首个代币化股票经纪牌照。欧盟MiCA法规的落地,让合规框架更加清晰。这种从“灰色地带”到“规则内创新”的转变,使得xStocks等项目能光明正大地将美股“搬上链”,而不必担心重蹈Mirror的法律覆辙。

res-undefined

产品形态进化:从“链上影子”到“资产桥梁”

对比两代美股代币化产品,最大的差异在于“锚定性”。五年前的mAAPL只是价格模拟器,而xStocks的代币背后有真实股票支撑,用户不仅能交易价格,还能通过赎回获得实际股权。这种从“纯投机工具”到“资产连接器”的转变,让美股代币化真正具备了跨市场价值。

更关键的是产品逻辑的迭代。上一轮主打“24小时交易”“碎股投资”等传统券商改良点,而现在的平台更懂加密用户需求:USDT计价、杠杆交易、双向操作等机制,让持有加密资产的用户能直接参与美股行情,无需兑换法币。这种“加密原生+传统资产”的融合设计,既降低了跨市场门槛,也拓展了加密资金的应用场景。

当RWA成为新叙事:美股代币化只是冰山一角?

如今的美股代币化不再是孤立实验,而是RWA(现实世界资产)浪潮的一部分。2025年上半年RWA市场规模突破230亿美元,增速达260%,债券、房产、私募基金等资产都在探索上链。美股作为流动性最高的传统资产,自然成为“破冰之作”。

花旗、摩根等传统金融巨头也在布局资产代币化,虽然更多聚焦于债券和支付结算,但美股的特殊性让其成为监管试验的“风向标”。当Kraken、Coinbase等平台用合规模式打通链上链下,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资产映射,更是金融体系的接口重构,未来或许能看到,用户在DeFi协议里直接用美股代币做抵押借贷,传统资产与加密金融的边界正在模糊。

res-undefined

夏天的轮回:这一次,能跳出“繁荣-破灭”周期吗?

加密圈的夏天似乎总与创新相伴,但五年前的DeFi之夏与今天的RWA热潮,气质已截然不同。当年的美股代币化像一场未经驯化的狂欢,充满草莽活力却缺乏可持续性;如今的尝试则更像一场有剧本的合规竞赛,TradFi巨头与加密机构各取所需,传统金融想借区块链拓展用户,加密市场则渴望获得主流资产的“入场券”。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如何平衡链上透明性与传统金融的隐私要求?不同国家的证券监管差异如何协调?当美股代币化不再是“叛逆者”而是“合规生”,它是否还能保持加密行业的创新基因?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至少这一次,玩家们带着更成熟的技术、更清晰的合规思路,以及RWA的大叙事背景,试图改写历史。

从Mirror的梦碎到xStocks的重启,美股代币化的两次“夏天”,折射出加密行业从野蛮生长到合规探索的蜕变。这一次,它能否打破“死亡循环”,真正成为连接传统与加密的桥梁?或许下一个夏天,答案会更清晰。

相关文章

相关下载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没有更早的评论了
    取消